人民网上海频道12月21日电(记者姜泓冰)记忆力差不必自卑,寻找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然后坚持下去,就能成为记忆高手。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胡谊博士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埃里克森等人经研究发现,记忆力好并非天生,而是后天努力的结果。该研究成果题为《在有限的短时记忆容量基础上的超常记忆能力》,发表在近期的国际心理学权威期刊《实验心理学:学习、记忆与认知》上。
胡谊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一个26岁的中国青年。他在一年多时间内记下67890位圆周率,从而打破吉尼斯纪录。胡谊把这位具有超强记忆力的青年与17位在年龄、学历上与之相当的常人进行对比分析,并与印度和日本的两位具有超强记忆记的人进行充分讨论。
研究者采用科学方法,收集到研究对象记忆过程的信息和记忆方法的细节。他们的实验研究表明,世界级记忆大师主要依靠有结构的记忆系统。以吉尼斯圆周率世界记录保持者为例,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印度人,都有把所要识记的材料(如数字)转化为特定有意义事物的记忆编码系统。例如“23”代表“乔丹”,“14”代表玫瑰花,于是“2314”就是“乔丹拿着玫瑰花”;kaiyun中国平台因此,这些需要记忆的材料,就被转化成一个又一个故事,以动态图像、类似放电影方式在脑中出现,既直观又包含丰富的信息。同时,他们在编码过程中,有时还需与特定的位置对应起来,以加深对所学习内容的记忆,如把被记忆物与方位、家人、身体部位联系起来等。而大多数普通人则依靠强记,即使偶尔也会寻找被记忆物之间的联系,使用也不熟练。
这些记忆方法在经典的心理学教科书中都有所涉及,但为什么大多数人了解甚至使用后,却仍然成为不了记忆高手呢?“道理其实很简单: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们的这个研究对象,小时候并没有超常记忆的表现,高中以前学习成绩在班里倒数。高三那年,他突然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强化自己的记忆能力,成绩才突飞猛进。在本科学习阶段后期,他下决心背诵圆周率,每天坚持长达5个小时来面对那些枯燥数字,用了整整一年;最终,他以惊人的成绩打破了吉尼斯记录。记忆力的好坏与长期训练有关,记忆方法也许可以模仿、学习,但是坚韧的毅力才是成为记忆高手的不二法门。”胡谊强调。
您需要注册后才能参与话题讨论,并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注册成功后,您还可获得搜狐社区20积分。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