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对于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习有着深远考量和战略部署。
如何把教育、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是习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到中部地区各省考察,每到一地,都着重强调这个问题。
18日下午,春雨绵绵,习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考察调研。
一师前身是创办于南宋年间的城南书院,因承续千载文脉而厚重,更因近代以来培养出一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名师大家而闻名。一走进学校大厅,两侧墙壁上书写的校风、校训格外醒目,习驻足凝视。
校训“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为一师学生所题;校风“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为一师老师徐特立所写。中国人的风范,浸润在字里行间,引发的深思。
学校展厅里,一张张百年前学生们参加体育锻炼、义务劳动、野外演习、社会实践等的老照片,展现出一师坚持“三育并重”“身心并完”,以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先进办学理念。
对此,习深有感触:“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也要重视这个问题,不要流于只教知识。”
习对大家说:“在我们国家积贫积弱的年代,当时一批爱国者就觉得中国要强大就要办教育。”
语重心长:“学校的办学宗旨,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又要引导学生立志报国。现在,世界又处于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当代青年学子正当其时。在这个时候,我们更有责任共同把教育办好、把学生培养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培养一批批栋梁之材。”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新动能。”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习指出,要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发挥中部地区科教资源富集的优势,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离开一师,来到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主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中德合资技术创新企业,产品应用于电动汽车、手机等多个领域。
在企业展厅里察看产品展示,走进综合分析室、电池技术中心,深入了解企业研发情况。强调:“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是企业不断成长壮大、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在这方面都可以大有作为。”
离开公司时,习同公司德方负责人亲切交流,关切询问企业经营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位负责人表示,企业得到当地政府的很大支持,这里机会很多,发展很有潜力,希望和中国的团队一起让湖南制造的电池材料走向全球。
“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我们愿意同世界各国加强交流合作,欢迎更多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发展。当前,我们把高科技领域作为发展的重点。我们愿意和各国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相信你们在这里一定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前景!”说。
于大势中谋划,在全局中落子,方能认清角色定位,发挥特色所长,抓住机遇发展。中部地区制造业门类齐全,是我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基地,这是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硬核实力。
明确指出,中部地区要立足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动力。要求中部地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全面清理纠正地方保护行为,推动各种生产力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更好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强调,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主动对接新亚欧大陆桥、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更多高能级对外开放合作平台,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发挥更大作用。Kaiyun网址 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