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 (中国区) 官方网站 - 登录入口

西安浐灞御锦城小学:“教育+科技”助力学生智能成长
发布时间:2024-12-05 22:25:36

  央广网西安12月5日消息(记者侯凯奇)近年来,西安浐灞国际港教育局积极探索“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劳动”等方面的多元化特色教育教学模式,不断丰富“教育+”的内涵,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学习体验。2023年4月,西安市浐灞御锦城小学教育集团成立,形成“一校三址”格局。

  在“环境有品位、行为有品格、精神有品质”的“三品”校园文化引领下,西安浐灞御锦城小学将三个校区教学楼二、三层均打造成“生命城”“科技湾”,成为校园里的“科技馆”。

  课间时光,孩子们可在“生命城”探索生命科学奥秘,近距离观察植物标本;踏入“科技湾”,深入学习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亲手操作各类工程器械,并欣赏由社团学生精心制作的工程模型和创新发明。这里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生活,也促进了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

  “我们一分校的24个班级,还分别以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命名,如‘风云班’‘羲和班’‘和谐班’等,并以科技为主题构建了班级文化,走廊墙壁设置‘中国十大国之重器’‘中国航天’等知识板块,希望通过浓郁的科学氛围,让孩子们从中感受科学文化魅力,从小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热情。”浐灞御锦城小学主任刘思延介绍。

  围绕课程改革,浐灞御锦城小学在“立格(德育课程)、守格(基础课程)、破格(融合课程)、升格(特色课程)、创格(科学课程)、微格(微型课程)”的“格课程”课程体系中,对“创格课程”新内涵进行深度思考,形成了以“科学趣空间、科学探索营、I创探索营、科学少创院、I创科技院”为五大模块的“创格科学课程”课程体系。同时,基于儿童立场,帮助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启智、创思、创行,让学生全面、主动、有个性地参与“创格科学课程”学习。

  目前,在上好科学、信息技术国家课程的同时,学校也将“创格科学课程”以选修社团的形式纳入课后服务,学生可根据兴趣走班选课,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可能。

  在科学探索营课程中,学校重点开展“工程科学探究”“航空航天模型”“建筑模型”“手工科创”“趣味科学实验”“植物探究”“海模”等七个社团课。除此之外,I创探索营课程重点开展Scratch编程、机器人、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核心社团课。I创科技院课程为信息技术类拓展品质课程,给学生在科技创新与实践中提供动能,2024年在“全国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上,六名同学获得一等奖,十三名同学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

  科学少创院课程中,学生们通过动手实践,大胆创新,制作出了有新意、科技含量高的模型和小发明,并在第十九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陕西赛区)、陕西省青少年建筑模型比赛、第二十五届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西安浐灞御锦城小学聚焦科学教育价值内核,将教育链、科技链、创新链对接融合,构建以科学思维为导向、基于问题驱动的创新科学体验课堂,形成“3+3+4”科学课堂和“四大行动”,全力助推和激发学生内在潜能。

  据介绍,“3+3+4”科学课堂是一套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教学模式。即科学学习内容做到“三化”(主题化、系列化、实践化),科学学习过程做到“三式”(沉浸式、探究式、交互式),科学学习目标展现“四性”(科学性、专业性、趣味性、创新性)。

  “四大行动”则是一套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论。通过灯塔行动来整合教师资源,组建以学校科学教育中心、现代技术教育中心教师为核心的教师队伍。摇篮行动成立家庭辅导员团队,开展“家长进课堂”。根基行动将家国情怀、追求卓越、服务人民的价值观融入科学课程和学科课程。开源行动通过邀请科学专家进校园开展科普讲座,不断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认知和兴趣。

  科技赋能教育扩优提质。下一步,浐灞国际港教育局将持续深化科技教育改革,不断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智能化、数字化设备,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努力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同时,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促进个性化教学的发展,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环境,全面提升教育质量。kaiyun中国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