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 (中国区) 官方网站 - 登录入口

AI创新驱动教育:科技革命下的教育转型
发布时间:2024-11-11 08:51:40

  日前,2024教育装备创新大会在杭州市余杭区举行,会上集中展示了AI技术如何赋能教学并深入探讨了其影响。AI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引领教育步入智能新时代,成为教育改革创新的催化剂。

  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推动下,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今年3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推出“AI学习专栏”、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升级、教育系统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搭建数字教育国际交流平台等4项具体行动。这一措施不仅为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教育行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8月3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强调了数字教育作为新型消费模式的重要性,为AI教育行业的高效有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在政策、资本和用户关注的多方推动下,AI+教育已在校内外多点落地应用,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

  在校内场景中,AI技术的应用已经初显成效。艾瑞咨询此前发布的《2024年人工智能+教育行业发展研究报告》表明,在校内场景中,考试测评应用成熟度最高,其次是教学应用。

  智能测评系统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精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而为教师提供精确且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建议。此外,教学应用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从数字人助教到智能答疑大模型,从课堂大数据分析系统到智慧学习平台的广泛应用,再到智能翻译工具的普及与数字体育教练的创新实践,一系列“AI+教育”的创新应用不仅提升了教育质量,还优化了教学效率。

  kaiyun中国官方网站

  举例来说,在本次教育装备创新大会智慧课堂展示活动中,杜甫中学的高嘉老师在数轴专题练作业讲评课上,运用智慧作业系统实现了高效的讲评。讲评结束后,学生当场练习变式题,并通过智慧作业系统即时批改,实现讲练结合、举一反三,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同时可以通过讲评前后的正确率等数据的变化,实时了解讲评效果,促进了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双重提升。

  在校外场景中,AI技术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应用潜力和成熟度,特别是在居家学习领域。国内各大互联网公司与教育企业纷纷在智能教育硬件领域发力,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其中,畅学AI自研的小畅GPT大模型、学而思的MathGPT大模型、网易有道的子曰大模型以及作业帮的银河大模型等,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工具,还进一步推动了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此外,在语言学习领域,AI技术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特别是以自主习得英语为突破口的iEnglish智能英语学习解决方案,获得了遍布全国各地数十万用户的青睐。

  据了解,iEnglish智能英语学习解决方案同样是以独立PAD为硬件载体,内置书籍、视频、音频等诸多英文原版素材等功能模块的学习产品,与绘本、阅读器或者在线图书的不同点在于,系统通过0-150级的精细分级,依据用户的能力水平,将内容智能推送,用户通过获取个性化的内容,实现独有的成长路径。

  对于刚踏入高中校门的iEnglish用户余同学而言,iEnglish不仅是她重拾英语学习乐趣的钥匙,更是她英语成绩实现从16分到130分以上飞跃的催化剂。余同学分享道,iEnglish巧妙融入了诸如ETP教育游戏等趣味元素,让学习过程变得寓教于乐;同时,平台提供的海量书籍和视频资源,激发了她探索未知、满足好奇心的渴望。在兴趣的引领下,余同学已坚持每日使用iEnglish超过三年,这段旅程见证了她的显著成长与蜕变。

  在青岛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技术系主任杨进中看来,科技融入社会、融入生活、融入学习是必然趋势,AI学习产品的出现是技术更新迭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产物。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体现了科技对教育的深刻影响也预示着科技的影响下,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的发展。(柯岩)

  11月4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

  为了种出茁壮可口的生菜,这群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农科院、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高校院所的年轻人使出浑身解数。最终,产量高、品质好、能耗低、花费少的队伍将会胜出。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张军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全球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光能利用率创造世界纪录。

  11月6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融合点”行动首场活动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该活动以“焊牢科技与产业融合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旨在通过供需精准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北京时间11月6日8时50分,正在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穿越赤道进入南半球。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西安部分)”建设正式启动。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承担建设,建设周期5年。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以下简称“CHES计划”)观测策略日前在国际期刊《天文学杂志》发表。研究人员还模拟了目标恒星HD 88230周围宜居带存在一颗类地行星的情形,并进行了仿线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副研究员杨阳团队制备了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低毒性蓝光胶体量子点,并以其溶液为光增益介质,实现了高度稳定的液体激光输出。

  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在75%左右,九成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逐步提升,农村脏乱差局面得到扭转。

  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织”)公布了一份清单,列出了17种能致人患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病原体。

  IgE是过敏反应的核心免疫球蛋白,其与高亲和力受体FcεRI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新一代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数字化转型浪潮汹涌澎湃。直播将展示行业数字化最新发展趋势AI+等前沿技术的最佳场景应用。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维时空谱遥感数据综合与表征关键理论与方法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独脚金内酯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植物激素,在调控植物分枝数目等生长发育关键性状中发挥关键作用。

  期待更多优秀的原创少儿科普读物引领孩子们走进精彩的科学世界,让孩子们在科学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团队开发了一种利用人工智能指导葡萄育种的新方法,有望缩短育种周期,加速葡萄品种创新。

  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连接数持续快速增长,在物联网基础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方面,中国都“名列前茅”,今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有望突破30亿。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打破世界纪录,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双湖县境内的普若岗日冰原钻取了全球中低纬度冰川最长的冰芯,长达324米。

  科学家走进校园做主题报告的宣讲形式,让现场师生不仅能感悟科学家精神、研习科学家攻坚克难路径,还可获得学术大家面对面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