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 (中国区) 官方网站 - 登录入口

kaiyun中国官方网站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量子计算破解大数据算力密码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赋能量子计算
发布时间:2024-08-29 15:42:24

  2024年8月28日上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出席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在大数据时代,从硬件方面来讲有几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值得我们关注,首先是算力要更强,还要把这些数据存储起来,密度需要更高。另一个是在算力、密度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能耗也要越来越低,否则就很难保证我们这个产业的发展。

  薛其坤表示,从物理学的角度去问,怎么去适应这种高密度的数据存储,下一代更高密度但能耗低的技术在哪里?现在这是我们物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问题。薛其坤说,量子计算或能为我们需要的超高算力提供一个全新的途径,解决我们大数据时代对算力的需求。

  薛其坤说,量子计算机现在还有很多基础层面重大技术问题、科学问题需要解决,很多人都在估计10到20年,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技术,需要从教育、科技、人才三个方面去推进,发展量子计算。

  从传统计算到量子计算发展,往往会催生跨时代的革命性工业技术。未来产业技术的发展,取决于信息或者数据的存储和处理的算力这方面的创新,值得我们持续发力。薛其坤表示,此次数博会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基础产业、社会和人之间的对接非常重要,同时也需要我们从教育、科技、人才三个方面一体推进。

  分析认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之所以提出需要从教育、科技、人才三个方面去推进发展量子计算产业,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教育方面。培养专业人才,量子计算作为一个高度专业化的领域,需要大批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的人才。通过教育体系的加强,可以培养更多对量子科学有浓厚兴趣、具备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学生,为量子计算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提升公众认知,教育不仅限于专业培养,还包括科普教育。通过普及量子科学的知识,提升公众对量子计算的认识和兴趣,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为量子计算产业的发展奠定广泛的社会基础。

  二是科技方面。突破关键技术,量子计算的发展依赖于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如量子比特的稳定性、量子纠缠的操控、量子纠错码的实现等。通过加强科技研发,可以推动这些关键技术的不断进步,为量子计算产业的实用化提供技术支持;推动产业升级,量子计算的应用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如信息安全、药物研发、材料科学等领域。通过加强科技投入,可以推动量子计算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应用,促进产业的整体发展。

  三是人才方面。构建人才梯队,量子计算产业的发展需要构建一个合理的人才梯队,包括顶尖科学家、中青年骨干和青年才俊。通过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的完善,可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量子计算领域,形成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优化人才环境,为了留住和吸引人才,需要优化人才环境,包括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等。同时,还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

  因此,薛其坤院士提出从教育、科技、人才三个方面去推进发展量子计算产业,是基于对量子计算产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协同努力,可以推动量子计算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简称:高校联盟)是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曲阜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54家高校、企业共同发起,于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迄今为止,联盟发展会员300多家, 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联盟由一批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事业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全国性学术交流服务平台。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担任联盟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担任联盟理事长。联盟工作接受工信部、国家网信办等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联盟主要工作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加盟微信)

  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全称是“山西省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是经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23年10月在太原成立的第一批专业研究人工智能、赋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独立法人组织。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依托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及理事会资源,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系列文件精神和工作计划,将研究院打造成为山西省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示范应用推广平台,同时面向全国开展人工智能业务。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担任,院长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焦李成担任。研究院内设AI产业学院共建中心、实训实习就业中心、实验室建设中心、专家智库等6个职能部门。欢迎加入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专家智库,共同赋能高校AI人才培养及产教融合事业发展。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区块链专委会(简称:高校区块链专委会),是由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网安、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4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19年12月7日在广东省佛山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70多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纯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顾问;福州大学教授蔡维德、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斯雪明教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区块链中心主任陈钟教授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区块链教育,为高校区块链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元宇宙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元宇宙专委会),是由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汕头大学、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市元宇宙协会、英伟达中国、海尔衣联网研究院、海豚大数据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全国20多所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22年11月5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与虚拟现实领域专家赵沁平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李伯虎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主任;清华大学信息国研中心可信软件和大数据部常务副主任邢春晓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任委员。目前已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30多家。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元宇宙教育、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元宇宙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为元宇宙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是由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kaiyun官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印刷学院、西族大学、河北金融学院、重庆财经学院、苏州城市学院、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百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6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24年1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姜旭平、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赖茂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吕本富担任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主任委员。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数字经济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推动产学研合作,为高校数字经济专业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